找到相关内容177篇,用时4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王雷泉编:悲愤而后有学——欧阳竟无文集(3)

    现其身。弥勒住睹史天,即亦现其天身。菩萨十王大业,现转轮圣王身,乃至十现摩醯首罗身,皆不以本身,皆同所化之身。此固善权方便,不欲众生发生疑窦故也。说者果具方便真心,以其高等以视团众,则应劝其舍...。但法相,后创唯识。弥勒《瑜伽》中诠法相于〈本事分〉,而诠唯识于〈抉择分〉。是法平等曰法相,万法统一曰唯识。二事可相摄而不可相淆,亦复不可相乱,此弥勒学也。无著者,亲近弥勒,此间以为菩萨,藏中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3944211.html
  • 噶举派祖师冈波巴大师传(2)

    事迹。  又一天,法师冈巴向大师说道:“菩萨能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置于一微尘中,而大千世界并不缩小,这真是稀奇啊!”大师道:“这一点也不稀奇,诸法法性本来如是!世俗谛之现象中,任何境象都是可以显现的...天空中有声音说道:“舍弃现前的弟子们是有违菩萨行的哟!”过了不久某一天大师看见一个游逛的人,头上拴着一条大绸巾,颈上挂着一块大玉石,说道:“您要是在这里住,我就会作您的供主,现在,您如果不想住了,就请...

    张澄基 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5644815.html
  •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(3)

    ,加强所有力量来除去那种习性。当这个习性消失掉一小部分的时候,你就能见到一小部分毫无二元对立、完全离于主体、客体的自心本性——这就是“菩萨”。  倾向二元对立的习性逐渐减少,随之而来的就是菩萨各地的果位;到二元习性完全消失的时候,你就证得了十菩萨的果位——超越了这个果位,就是成佛。  龙树的风格是把每件事物割掉,说:“这不是真的,那也不是真的。”弥勒的风格则是专注于心的本性上。这是趋向相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1244854.html
  • 轮回是战场菩萨是勇敢的战士(2)

    ,慢慢接近对岸,你会碰到一些最困难的障碍。有些修法的人会说我修法这么久了,我的程度到底怎样,我是不是到了菩萨,会有这种想法。我当然不能告诉你,当修行更好了,你将看到花会开、会震、天会裂成两半,...这个灌顶也是好好广告过的,告诉你说这个佛菩萨的甘露,比这个还多,他们又放了一些藏红花在里头看起来更好,放在一个金的瓶子里,然后再加上你一点迷信,所以每件事都很好。但是如果你想给一个没有迷信的人灌顶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1444858.html
  • 汉译本“中论”初探(1)

    有持于我法者,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,厥号为龙树,能破有无宗,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,得欢喜,往生安乐国。”[2.27]此段文字说明龙树曾蒙佛悬记,为一登菩萨。入楞伽经成立于龙树之后,这段话正...演化与龙树思想内涵看,传统的传说,显然是附会,并非事实。  中国佛教徒对龙树也是赞仰备至,各宗学者都颇喜欢攀附龙树为本宗中人。三论宗大师嘉祥吉藏且认为龙树不只是菩萨,而系佛陀之方便示现[2.29]...

    蓝吉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0945481.html
  • 大乘二十二问(1)

    佛身,随彼佛所现别故 。应身为一为异义者,此言(注73)应身即当五中第三佛身。 此佛应身随应十菩萨所现。菩萨所现佛身坐于(注74) 百叶莲花台上,一叶(... 第一问云: 菩萨离世俗之,不向(同)声闻缘觉之行,欲令 一切众生除烦恼苦,作何法者?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5645591.html
  • 因材施教与教学上的人我分际─以《论语》、《阿含经》、和《大般若经》为根据(2)

    于中间应住余果!”善现!是菩萨摩诃萨从发心乃至趣入菩萨所得正性离生,曾无异想,但求无上正等菩提。善现!是菩萨摩诃萨从得展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其中描述的菩萨摩诃萨打从发无上正等菩提心,经由趣入菩萨正性离生,展转乃至升登第十,不仅一心一意只求诸佛无上菩提,而且高度自我肯定最后定当证得诸佛无上菩提。这至少透露出《大般若经》这儿对诸佛无上菩提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5745850.html
  • 唤醒沉睡的佛(2)

    重生于许多不同的净土,成为一位菩萨,阿弥陀佛净土只是其中的一个,净土也有内、外、密之别。死後从晕厥中醒来,你可能以菩萨重生于阿弥陀怫的外净土,只要各个条件合宜,而且你累积了足够的美德,重生于净土是可能的。   若个体不能在见到第一道明光时证悟,或不能以菩萨重生于阿弥陀佛的净土,那麽意识就会离开身体,因为这一世的身与心的业力关系已经结束,所以意识此刻必须离开身体,当意识离体时,个体进入中阴的...

    泰·锡度仁波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4046511.html
  • 智敏上师书信初集(2)

    关羽是有历史依据的。  4、关于成佛,则释迦牟尼佛示现给我们看,必须出家,经过苦修乃能成就,在家修行最高能得三果,再高则决定现出家相。菩萨示现,有时现在家相,但菩萨“心常欲出家”,以出家为正规,...梦不太清晰,不作为“兆”。第二晚之梦,本与灌顶之取梦兆无关,但可象征修行之发心力量不足。  四、发菩提心利他,依菩萨戒实行,对发心菩萨该做到如何程度,都有具体明文。  五、“轻损自蕴”等是指不作无益...

    智敏上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5246537.html
  • 《心经》与禅宗思想

    :“菩萨,初证一切空,后证得一切不空,即是无分别智,亦是色。色即是空,非色灭空,色性是空。”《楞伽师资记》从一切皆空,上升到一切不空,再上升到色空相即,逐层提升的轨迹十分明显。  虽然缘起性空是...彼此与前后的必然法则,对流转的杂染法与还灭的清净法,就能正确悟解它。依缘而起的一切,不含有任何实在性,所以菩萨修般若时见十二缘起毕竟空,没有生起相,也没有十二缘起的灭尽相。  “无苦集灭道。”此观四谛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3546914.html